【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當第一商用車網率先向國內市場發布重卡銷量止跌反彈的消息,那些曾經“被市場澆滅的熱情”,瞬間被重新點燃。終于等到觸底反彈的感慨,以及對市場長期向好的預期判斷,使得人們重拾信心,隨之而來的,便是各重卡品牌影響力指數的迅速升溫。
據第一商用車網統計,在2023年3月(2023年2月27日-2023年4月2日)的五周內,國內12家主流重卡品牌“第一影響力指數”總得分為2903,與去年同期相比,雖有約14.4%的下滑,但環比來看,卻是自去年年底以來,近三個月的首次止跌上揚,實現環比增長32%。
可見,在解決市場信心的問題后,各主機廠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動力投身于品牌及產品宣傳。尤其,在各重卡企業的商務年會或合作伙伴大會落幕之后,會上制定的目標、計劃也正式迎來落地執行。那么,3月份,誰更能把握這觸底反彈的市場機遇期,又有哪些新品上市發布,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分析報道。
止跌回暖 重卡影響力“三強”搶抓市場機遇
從3月份“重卡第一影響力指數”的排名來看,一汽解放、中國重汽、東風商用車毫無懸念的再次位列三甲,有所不同的是,三大頭部品牌的影響力得分分別為584、401與326,相較于2月份的表現上漲了不止一個臺階。畢竟,伴隨市場的回暖,存量競爭環境下,頭部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需求更為迫切,加大對市場宣傳的投入,也是箭在弦上。
作為重卡市場的領頭羊,一汽解放是觀察者們重點關注的行業風向標,而其在3月份同樣是動作頻頻。首先,在2023商務年會剛落下帷幕后不久,其便早早公布了2月份終端市場的表現情況,環比70.3%的中重卡批發銷量漲幅,30.2%的終端份額占比,無一不在例證一汽解放在中重卡細分市場的優勢地位。尤其,在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成立后,首臺j6V也迅速迎來了下線,為其持續深耕西南市場,提供了新的戰略支撐點。
面對來自市場的立體化競爭,一汽解放的布局也是全方位的。從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SSC)正式揭牌,完善內部體系流程,到解放行APP升級發布,推動數智化更上一層樓,以及通過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傳遞重型商用車綠色轉型戰略。整個3月份,一汽解放充分利用每一個契機優化自身市場競爭力,也印證那句“越優秀越努力”。
一汽解放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也并不影響中國重汽奔著自己認定的“行業第一”目標。借助濰柴WP15T 680馬力發動機,中國重汽迅速通過汕德卡及豪沃平臺推出兩款新品,搭載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2.28%發動機的噱頭,使其迅速走火,并獲得了數百輛訂單,在崇尚大馬力至上的干線運輸市場,680馬力的動力輸出,讓物流公司及車隊老板們“毫無抵抗力”。
不僅是柴油機,相關搭載全新一代熱效率54.16%的燃氣機車型,也是中國重汽3月份宣傳的重點。比如,依托該款發動機,在全新一代豪沃MAX燃氣車百城聯動鉅惠活動中,狂攬200余輛訂單,而汕德卡G7S WPCNG新品在喀什的上市當天,便斬獲318輛訂單,展現出中國重汽+濰柴組合的強大市場潛力。產品之外,中國重汽還針對“疆煤外運”推出“親人”服務專屬保障方案,從車輛運營實際出發,為用戶提供暖心周到的服務保障,為品牌加分。
無獨有偶,東風商用車在燃氣車型方面的收獲同樣令人矚目。通過山西晉中、陜西咸陽、河南三門峽、寧夏銀川“四城聯動”,東風商用車推出了兩款燃氣車新品——東風天龍KL與東風天龍旗艦KX王者版,并于當日收獲200余輛訂單。作為山西煤炭運輸市場的主力車型,東風商用車深入用戶群體,通過營銷體系變革,為用戶提供了“整車+后市場”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不僅實現了客戶賦能,更提升了品牌認可度。與此同時,3000余輛底盤大單,50輛危險品牽引車等訂單相繼簽約,成為東風商用車打響一季度“開門紅”的基礎。
作為重卡市場的第一梯隊,不論一汽解放、中國重汽或是東風商用車,想要實現的,絕不止終端銷量及市場份額提升,完善自身體系能力,強化客戶服務,把握數字化發展趨勢,同樣是其追求行業地位提升所必備的競爭力核心,而2023年一季度便是新一輪“拼殺”的起點。
全面布局 腰部品牌由新能源向上突圍
雖然各重卡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指數偶有變動,但是,強者恒強,卻是重卡市場多年來,已經形成的固有格局。
腰部品牌想要在燃油重卡領域實現對“三強”的正面突圍,并非易事。所幸的是,伴隨“雙碳”戰略的不斷推進,新能源重卡產品快速導入市場,不斷攀升的新能源重卡滲透率,讓其找到了向上發展的新方向。而以上汽紅巖、徐工重卡、北奔重汽、三一為代表的廠商,便是這場重卡新能源化的重要推手。
以上汽紅巖為例,剛進入3月,一批30輛純電動新能源重卡便成功交付廣東云浮客戶,從事高頻短駁的砂石運輸,而這不過是上汽紅巖眾多新能源訂單交付的冰山一角。隨后,在2023氫能供應鏈峰會暨首屆成渝氫能產業大會上,上汽紅巖展出“5G+L4”氫燃料電池重卡,顯示出在重卡新能源化的轉型道路上,已經掌握了行業領先技術的事實。
在論證產品可靠性方面,上汽紅巖發起“萬里行”沉浸式長測試駕,15天時間挑戰從高原、山區,到平原丘陵、沿海等復雜路況,以實際行動為自己證言。在緊抓新能源化的同時,其燃油重卡產品在動力、可靠性等方面的市場競爭力,同樣不可小覷。
從“重卡第一影響力指數”排名來看,北奔重汽相較于上個月并沒有什么座次變化,但致力于新能源化的種種舉措,使其影響力得分上漲迅猛。與上汽紅巖在3月份交付的砂石料運輸場景不同,降低鋼鐵廠碳排放,是北奔重汽重點突破方向之一。除了此前與包鋼達成的戰略合作,北奔重汽在3月份還率隊拜訪了杭鋼集團,為后續項目的落地,推進產業協同,搭起了良好溝通橋梁。
在一條《8分鐘一輛整車下線 這就是中國綠色制造速度》的視頻被官媒發布后,北奔重汽新能源重卡積極推動制造企業綠色高效發展的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在減少碳排放,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時代背景下,北奔重汽發揮了自己的使命擔當。
當然,僅憑一家企業的力量是不夠的,3月份,在推動重卡新能源化上做出努力的企業還有很多。比如,徐工新能源換電牽引車再次交付,對新能源自卸車市場也是躍躍欲試;遠程商用車成立“醇氫科技”;三一重卡董事長梁河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表示“趕超特斯拉Semi”……多方力量的加入,讓重卡邁向新能源時代的畫卷變得更為豐富多彩,而他們所做出的努力,也將支撐其不斷向行業頭部品牌跨步。
結語
在經歷過重卡行業的“至暗時期”后,各重卡品牌也逐漸感受到市場回暖所帶來的終端利好。雖然過去的輝煌再難復刻,但在存量市場賺口碑的驅使下,主機廠們也加大了對品牌及產品的傳播力度,直接推高了3月份“重卡第一影響力指數”的表現。
其實,燃油重卡也好,新能源重卡也罷,對于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始終不會偏離降本提效的本質問題。那么,誰才是更受市場認可的運營解決方案提供商,第一商用車網將持續關注不同重卡品牌給出的答案。